聚焦“国际范” 政协委员支招北京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
中新网北京1月18日电 (记者 杜燕)《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2035年初步建成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2050年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正在召开的北京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委员们围绕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北京标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等为建设“国际范”大国首都建言献策。
2022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实现新跃升。据统计,去年北京市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保持在6%以上,研发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稳居全国第一;全市新设科技型企业首次突破10万家,同比增长12.21%。
北京市政协委员、德勤中国首席执行官曾顺福谈到,创新一直是北京的优势,北京应进一步大力支持科技创新的发展,帮助企业推动数字化转型。而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很大动力来自于人才,建议北京加大国际人才引进能力,包括加强顶层设计、定向招引创新人才、加强对此类人才的配套服务以及提升北京市的宜居程度。
在他看来,北京可以推动科研和成果转化体制改革,创新科研管理机制,从工作环境、评价机制、薪酬待遇等方面建立有利于国际人才进入的创新环境,加强科研人才跨国流动的市场机制建设和合作方式创新,探索建立外国专家承担课题、联合研发项目经费包干制等科研项目管理改革创新,吸引更多外国高水平专家参与联合研发项目。对科技创业和中小型科技企业给予更多支持,设置科创企业发展基金,举办科技创新大赛,强化国际科研和创业的软硬环节建设等。同时,增强对国际人才的人文关怀和对其家庭成员的配套服务,围绕国际人才工作圈和生活圈,提升城市“软环境”。
当前,北京正全面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根据《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智慧城市发展行动纲要》,到2025年,北京将建设成为全球新型智慧城市的标杆城市。来自科技界的市政协委员、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认为,北京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亟需打造高水平的智慧城市安全运营中心,树立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标杆,为数字城市发展打牢基础。
“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复杂,防护难度大,需进一步加固网络安全底座。”在齐向东看来,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现代城市重塑发展新优势、抢占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而网络安全是智慧城市的核心底座,网络安全运营水平决定了智慧城市的抗风险能力。目前,奇安信正与西城区合作建设西城区网络安全运营中心,将努力把该运营中心打造成北京网络安全的“名片”,并向全国推广。
要打造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北京标杆”,齐向东认为,发展与安全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有安全保障的发展,才是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他建议,进一步加大安全投入,提高网络安全投资在数字经济项目中的占比;另一方面,鼓励重点企业承担技术研发工程,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北京在国际知名度、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到达便利度、消费舒适度、政策引领度等关键指标方面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体育、教育、医疗、会展等一系列“城市名片”。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要充分发挥数字经济的引领作用,消费科技场景的促进作用和金融保险的支撑作用,实现传统商圈转型和质量升级。”北京市政协委员、致公党北京市委副主委刘学增建议,北京要优化数字经济生态,对接能源、电力、通信等领域在京央企,组织一批具有较大量级和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应用场景;打造沙箱试验区,推动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数字贸易治理、跨境支付等领域落地,形成一批标志性的金融科技应用场景;构建具有古都文化特色的数字文化新业态,立足古都创新文化资源优势,丰富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场景;建设新型数字产业和消费集群,打造集文化、艺术、旅游、体育、休闲、娱乐等丰富多元为一体的消费场景。
来自工商联界的市政协委员、振兴国际智库理事长李志起多年来关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他认为,国际一流商圈是展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名片,是助力本土品牌走向世界的主场。北京目前有王府井、CBD和三里屯具备国际一流商圈的潜力,在打造差异化和识别度的国际一流商圈方面有一定优势,但也存在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等问题。
李志起建议,进一步统一商圈规划,打造商圈品牌。在商圈布局方面,可借鉴伦敦牛津街和纽约第五大道的空间布局,各商圈周边区域逐步连成一大片,有力提升商圈活跃度。同时,商圈自身建设要和周边资源积极联动,如通过过渡区域的设计将王府井和故宫打通,以人文历史为主脉络,实现文化和商业的交融。(完)
“最严重罢工”令英国雪上加霜******
“最严重罢工”令英国雪上加霜(环球热点)
据路透社报道,英国政府近日向议会提交了一项反罢工法案,要求该国关键公共服务行业在工人罢工期间维持基本功能。
火车司机罢工、公交司机罢工、邮局投递员罢工、医护人员罢工、教师罢工、公务员罢工、边境管理局罢工……自2022年下半年开始沸腾的英国各行业“罢工潮”,2023年并未出现缓和态势,反而愈演愈烈。英媒引述英国一名工会领导人的话称,由于没有任何一方愿意让步,席卷英国的罢工浪潮可能将在2023年持续很长时间。
罢工浪潮 不断蔓延
新年伊始,此起彼伏的“罢工潮”继续困扰英国。
英国公共和商务服务联盟近日宣布,由于生活成本危机与薪酬争议,其约10万名成员将在2月1日举行罢工。英国公共和商务服务联盟是英国第六大工会,其大部分成员为英国政府的工作人员。
与此同时,英国救护车工作人员、苏格兰中小学教师等群体也相继举行罢工。英国全国铁路、海运和运输工人工会则表示,工会与雇佣方距离达成协议还有很长距离,铁路工人的罢工还将长期持续。
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在英国通胀达到40年来最高水平、能源价格上涨进一步推高生活成本等背景下,护士、救护车工作人员和铁路工人等多个群体纷纷罢工以要求提高薪酬和福利待遇,导致英国的铁路交通、机场运输、邮政服务等相继陷入瘫痪状态。
路透社指出,英国面临的是自20世纪70年代末撒切尔夫人执政以来最严重的罢工,再加上两位数的通胀率,英国目前一片颓势,生活水平正以自20世纪50年代有记录以来最快的速度下降。
进入2023年,情况并未好转。英媒报道称,1月4日,英国铁路工人以为期一周的罢工拉开了新年的序幕,最新一轮的罢工活动影响数以百万计民众的通勤,使他们难以重返工作岗位。护士和救护车司机则计划在1月稍后时间举行罢工。英国最大的护士工会皇家护理学院透露,将于1月18日和19日罢工两天。
分析人士指出,英国医疗系统的罢工非常罕见。在此之前,英国皇家护理学院在其106年的历史中从未召集过罢工。救护车罢工也是1990年以来的第一次此类行动。
1月9日,英国政府多名部长级官员分别与相关工会会面,试图结束从医疗到交通运输等各个行业的罢工浪潮。其中,交通大臣与铁路工会会面,教育大臣与教师工会会面,卫生大臣与代表救护车工作人员和护士的工会会面,但相关工会对谈判结果并不满意。
经济疲软 应对乏力
中国人民大学欧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闫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英国‘罢工潮’持续不断的深层原因在于,近十几年来,英国受欧债危机、‘脱欧’、新冠疫情等影响,经济增长乏力。同时,英国保守党政府长期实施财政紧缩政策,公共服务部门支出捉襟见肘。近10年来,英国社会平均工资增长停滞,许多行业员工入不敷出。目前,各行业工会加薪目标与雇主能接受的目标相距甚远,例如英国护士要求19%的加薪幅度,但英国政府只同意加薪4%。”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报告显示,自2019年第四季度至2022年第三季度,英国经济下降0.4%,表现远差于经合组织38个成员国的累计增长3.7%。
一边是经济增长停滞不前,一边是通货膨胀居高不下。《金融时报》报道称,2022年11月,英国的食品通胀率为16.6%,创下45年来新高,预计英国国家统计局随后公布的2022年12月食品通胀率还会继续升高。由于生活成本飙升,2022年12月上半月,有45%的英国人不得不削减食品和生活必需品的采购。英国食品行业预计,英国家庭将迎来“艰难的又一年”。
“近10年来,考虑到通胀因素,英国一些行业的工资实际是负增长的,民众的钱包普遍‘缩水’。具体到在此次‘罢工潮’中的一个主要群体——医护人员,新冠疫情持续近3年,病患积压,英国一线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实际很大,非常疲惫。再加上‘脱欧’之后,英国医护等公共部门本就面临人手紧缺的问题,进一步增加了在岗人员的工作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工资始终没有明显增长,民众不满情绪日益强烈。”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曲兵向本报记者分析称。
英国一家独立医疗智库近日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脱欧”加剧了英国医务人员短缺状况,导致几大主要专科领域的医生数量比预期少了4000余人。而皇家护理学院在此前罢工中抗议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长期人手不足。
英国首相苏纳克近日表示,愿意讨论为护士加薪的问题,以结束近期加剧医疗服务系统危机的“罢工潮”。苏纳克说,政府希望就护士的薪酬问题进行合理、诚实、双向的对话。
“面对‘罢工潮’,英国政府并非不想做出妥协,而是有心无力。在经济增长疲软的背景下,英国财政本身就存在巨大‘窟窿’。从2022年11月英国财政大臣发布的政府秋季预算案可以看出,未来一段时间,英国政府主要考虑的仍是如何缩减开支。因此,目前英国政府对民众只能采取一些安抚措施。”曲兵说。
冲击社会 加剧动荡
持续不断的“罢工潮”给英国经济社会造成巨大冲击。
据报道,1月7日,数万名英国铁路工人继续举行罢工。持续的罢工导致英国铁路运输只有约1/5的车次仍能正常运行,约一半的铁路服务网络中断,威尔士、苏格兰和英格兰农村的大部分地区铁路全天停运。英国铁路网公司呼吁民众,如“非必要”,应减少乘坐铁路交通出行。
1月11日,英格兰和威尔士地区约2.5万名救护车工作人员再次举行大规模罢工。罢工期间,仅心脏骤停等严重危及生命的情况才会立即得到紧急救护服务。
“‘罢工潮’将造成英国雇员和雇主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社会进一步动荡不安,同时也会加剧社会分化,使英国本就艰难的经济恢复更加困难。”闫瑾分析称,英国工人工资下降,家庭收入大幅缩水,高通胀可能会比其他国家持续更长时间,英国有可能面临七国集团中最严重的经济衰退。
近日,《金融时报》对英国101名主要经济学家进行年度调查,绝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由新冠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引起的通货膨胀冲击,在英国的持续时间将比其他国家更长。他们认为这将迫使英格兰银行维持高利率,并迫使政府“实施更紧缩的财政政策”。经济学家预计,已经开始下降的英国GDP将在2023年继续下降,英国将面临七国集团中最严重的衰退和最微弱的复苏。
经合组织也预测称,2023年英国国内生产总值将下降0.4%,2024年将仅增长0.2%,这将是发达国家中最严重的衰退。
彭博社引述英国工业联合会的警告称,除非政府在投资税减免、不断萎缩的劳动力方面采取行动,否则英国经济将面临“增长停滞的十年”。英格兰银行更预测,英国或将陷入“百年来最漫长的衰退”。
“英国只有推动经济增长,才能创造更多财富和就业,进而提高英国民众的工资待遇,从根本上解决‘罢工潮’,但这在短期内很难实现。目前,英国民众整体士气低落,‘罢工潮’可能进一步加速英国经济衰退。”曲兵分析称,值得注意的是,受乌克兰危机以及能源危机的影响,欧洲其他国家当前普遍日子都不好过,类似的罢工行动也时有发生。如果欧洲各国政府不妥善解决,某些民粹主义政党可能借机挑动民意,助长民粹主义的扩散。
严 瑜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